要说消息最灵通的地方,恐怕还得数各种家长群。甭管外面有的、没的,家长群里都知道。
这两天,不少家长群都在流传:学而思又回来了!

初听这个消息,着实觉得有些讽刺,前几天学而思不是刚刚搞出了一个“盛大”的告别会吗?人有悲欢离合什么的,离职培训师总数有将近2万人。

当时在网上还吸引了不少关注,这才几天啊?
马甲一换,我又回来了!新马甲名为“学小思”,这名字起的。

为啥说家长群消息灵通呢,原来校外培训就有家长群,这就是最好的宣传阵地,很多家长群里都被推荐去加“乐读”群,下载APP,在上面报课。
刚开始说是上海有,因为这个学小思就是上海注册的公司,受长宁区教育局监管。
再后来,重庆说是也有了,连课程表都有,培优、创新什么的,这类名字家长们应该都熟悉吧:

一些群里在说乐读的课“爆了”,根本抢不上。
抢到课的家长的焦虑情绪,得到了充分的释放,当然,那些抢不到的,会不会更焦虑?

这边厢家长们各显神通抢课,那边厢搞培训的人又高潮了。
有些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,什么需求是拦不住的,校外培训的报复性消费如潮水般涌来,云云。
最夸张的一句话是:虽然新东方、学而思都已经告别了校外培训,但大家都没有想过,未来有一天,会有一个叫“乐读”的这么一个软件,横空出世,脚踩七彩祥云,如同盖世英雄般,救万民于无班可读之中。
还好,我觉得他已经够谦虚了,没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。
太扯了。

要不怎么说屁股决定脑袋,所处的位置,决定了你会采取什么立场,你的立场决定之后,说出来的话自然会符合你的立场。
呵呵。
所谓的“疯抢”,看了一个报道,是大批老师离职(前面不是说将近2万人走了),小思再怎么号称是大思的原班人马,人少了一大截,想撑起原来的规模,那是难了。就能开那么几个班的课,又是面对全网,可不是得“疯抢”。

本来不是大家都“双减”了么,学而思走了,这咋又来个学小思?新东方虽然转行直播卖农货了,会不会又来个新小方?
到时候啥都没变,就是换个马甲,会这样吗?家长可不是得懵。
家长这么想完全可以理解,因为要真是这样,焦虑情绪又被调动起来了。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,校外培训机构已经都是“非营利机构”了,没有资本介入,就不会那么乱。

有报道指出,现在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那么高的收入(因为非营利、没资本),所以一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多授课老师,一方面也没有那么好的授课老师。
别看现在抢课抢得“疯”,如果上了一阵子达不到预想的效果(没钱就没有好师资,没有好师资效果就不难想见),会是什么情况?
现在离开校外培训还时间不长,相当多的家长还有依赖性,时间再放长一点,要么是供给少,要么是有限的供给达不到效果,大家是不是还得适应没有课外班的日常?
所以,别听风就是雨,别人上个课、抢个课,把自己焦虑得睡不着觉,这还是不够强大的表现,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。

家长最不能接受的,就是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,这句网络上的流行语,说得很准。
哪怕已经认定自己这辈子没啥出息了,也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指望孩子能够“逆天改命”。
曾经有个读者在我的一篇文章下评论说,他孩子资质较差,难道就应该考不上高中、考不上大学,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?
我反问,那你觉得呢?他再没回应。

修仙小说为啥那么流行,因为每个人都幻想自己是那万众瞩目的主角,一路开挂,神挡杀神、佛挡杀佛,逆袭成天下之主。
一个主角,可以,一万个、一百万个主角,还行不行?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主角,但99%的人其实只是主角逆袭之路上的路人甲乙丙丁。
校外培训其实就是给你构建了一个幻象,让你觉得不论自己资质有多么普通,只要开了校外培训的挂,也能逆袭。
0 评论